营销日历 营销导航 热门搜索 使用技巧
广告营销案例

    您的体验已到期

    免费领取会员>

    自然堂:你真不必这么用力的去讨好「小朋友」

    • Sat Oct 24 09:28:05 CST 2020
    •  | 作者:王千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广告Girl , 作者:王千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DGuider立场

    自然堂的slogan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你本来就很美”   “本来”二字,让人很本能的想到以前的样子 没有受过社会毒打的样子 没有吃过亏的样子 刚进职场的样子   来看看这个刚进职场的「小朋友」 期待用“可爱”改变世界的样子   《冲吧!小朋友》     视频很好看 从头到尾4分钟,但并没有觉得长 节奏感把握的很棒   主要讲述了5个可爱的点   明明是一张白纸 却总想表现的老练一些 小朋友的要强,很美   就算被当成小透明 也无所畏惧 有什么就说什么 勇敢,很美   小朋友总是笑的很大声 热情,很美   委屈也从不藏在心里 这份坦率,很美   小朋友,有时莫名「中二」 明明累的像社畜 却告诉自己,这样很燃 傻傻的热血,很美   最后自然而然落到自然堂的slogan   保持你本来的样子 因为 你本来就很美   不得不说「小朋友」的表现力很优秀 演绎的活灵活现   更可圈可点的是 美术很优秀   里面每个人头顶的造型十分形象 省掉了一半文字量的介绍 这正是一个优秀创意该有的样子   不说人话的「砖家」   漠不关心的「摸鱼大师」   抢功劳的「老油条」   手脚麻利的「甩锅高手」   以自我为中心的老板「皇帝」   并没有介绍身份 造型就已经表明了身份 真的是一个聪明的美术表达   我们市面上见到很多广告 大多数都喜欢balabala讲述一个人的身份、性格 造成创意表达啰嗦、枯燥 这则视频在美术逻辑上给了很好的借鉴   很多人把美术理解成“形式感” 这是偏见 真正的美术是有助于创意信息传达的美术 我们见过很多追求形式感的美术 但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并非在核心创意上的美术 而这则广告的美术恰好长在核心创意上 有助于创意表达,让人更轻松的理解并消化信息 忍不住点赞   唯一让人不舒服的造型是前台 因为其他所有人的造型都是“状态呈现” 只有前台是“偏见呈现” 这是很不友好的做法 但不影响整体的优秀     最后小朋友遭受打击 电梯里遇见的高职姐姐 是全篇唯一正常的人物形象 我想大概想表达的是 这就是保持本来样子的小朋友 未来的样子     幸好有了这样一个形象 才让人并不觉得职场绝望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 这个姐姐的存在感太弱 (如果能在前面的片段里有一个鼓励小朋友的内容呈现会更好)   导致很多人对视频的印象依然是 全公司没有一个正常人 截取一些B站评论来看看:   刚入职的小朋友看了这个视频…   入职几年的中生代看了视频…   其他社会人士看了视频…   自然堂说 希望人们看到的不只是「 18 - 25 岁月活用户超过 1 亿」这样直观的数据 更是具有独特生态的 Z 世代文化乐园 却没想到不仅得罪了职场老鸟 也没有讨好到职场新人 这届「小朋友」也太难带了吧!   也许是最近人们的情绪本来就比较敏感 也有可能是这届小朋友真的越来越聪明   但本质上,是策略的失误 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最好的策略是 保留原有用户,争取新的用户 这意味着广告不能「一捧一踩」 这则广告恰是触了逆鳞   为了讨好Z时代,丑化了其他所有人 不仅意味着要失去这些人的支持 更是为品牌招黑     招黑一时爽,补锅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自然堂接下来恐怕要花很大的力量把形象挽救回来   更重要的是 不仅惹得职场老鸟不开心 就连「小朋友」回过味来也不开心   因为这个「小朋友」 被人甩锅居然还很开心的接受了 不是阿Q精神,就是傻 这种傻气,不真实也并不讨喜     这支广告在制造职场对立 本质上并不善良 给小朋友造成:职场都是一帮坏人的印象 这对小朋友本身也并不友好 因为会让初入职场的他们,预设对立立场 不仅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 反而对自己很伤     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说 这是策略端的问题 并不是创意的问题,这依然是优秀的创意 简单、直接、有形式感、有力量   自然堂 其实你真的不必这么用力去讨好谁
    广告Girl

    本号抽风式更新…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链接粘贴成功,ctrl+v 进行复制

    链接粘贴成功,ctrl+v 进行复制

    扫码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登录即视为同意《用户协议》

    二维码失效

    刷新

    注册成功,赠送你10天会员体验权

    注册失败,请检查信息后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