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日历 营销导航 热门搜索 使用技巧
广告营销案例

    您的体验已到期

    免费领取会员>

    《囧妈》:一份拧巴中年成功人士交出的期末答卷

    • Sun Feb 09 22:00:30 CST 2020
    •  | 作者:欢喜Fanc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欢喜Fancy , 作者:欢喜Fancy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DGuider立场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曾经有一位采访过徐峥的记者,这样评价他:“徐峥也是属于自视比较高的演员,当然他也有这种资本。他心里还是在用艺术标准衡量自己,也希望别人看到的不只是他在影视剧里的那些表现。为人呢,有一点小小的狡黠,倒是和他演的角色特别像。”这个春节档我们只有《囧妈》。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免费看人家的,评价起来难免有些底气不足。暂且抛开影院、欢喜传媒和字节跳动间的博弈等因素,回到影片本身,这部影片给6分不能更高了。基于大家对贺岁档影片的宽容,疫情时期的特殊性,以及“免费”带来的大众情感分,拿到平时上映,这个分还会更低。那《囧妈》是部烂片吗?倒也不是。其实它是披着公路片的外衣来探讨原生家庭里的爱与沟通。中年男人徐伊万一边面临离婚困境,不想离婚的他千方百计想搞黄妻子的生意;另一边母亲相当不省心,瞒着自己交了2万块,要坐6天火车去俄罗斯演出。阴差阳错之下徐伊万卷入了和母亲的旅途中。在这个故事里,有我们常见的代际沟通的矛盾,母亲以爱的名义绑架儿子,丈夫以爱的名义绑架妻子,这样是对的吗?他们之间的矛盾可解吗?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样非常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议题,其实在国产电影中还是比较少触及的,更是商业电影几乎不会碰的议题。因为一旦探讨得深入,就有可能不过审的风险。近几年唯一触及到此类议题的《狗十三》被禁五年,经过删减后才得以重见天日,就能明白我们的创作环境是不鼓励直面这类议题的。但是越是不被重视的,社会一直保持缄默的原生家庭之殇,才更加值得被放到台面上去探讨。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我对徐峥的这部作品是很欣赏的。我也完全理解他近期在《十三邀》里对许知远说,“很多人认为我拍的是爆米花电影,但其实不是的”。有创作层面的追求值得欣赏,但就影片本身执行层面来讲,完成得就比较不尽人意了。在公路片这道体裁限定的作文题中,我们关键要看影片主人公徐伊万和他的母亲、妻子怎么通过这趟旅程和解。形式已经圈定,囧系列的“套路”历经《人在囧途》《泰囧》《港囧》的反复使用,已然烂熟于心,再扣上贺岁档喜剧的帽子,戴着熟悉的镣铐跳舞,要突破前作再给观众带来惊喜其实会更难。结果没想到比起前几部囧系列影片,这部没进步,反而倒退了。过年大家就图一乐,结果发现怎么没之前好笑了呢?如果喜剧连基本的好笑都无法做到,就很尴尬了。我觉得原因主要在创作者徐峥导演自身的摇摆上。他一方面想继续享受囧系列的红利,一方面又想夹带私货讨论点社会议题,结果力有不逮,两边都没讨好,落得个平庸不堪的尴尬局面。影片前半个小时,可能还会为母亲与儿子在车厢里熟悉的斗嘴;母亲在儿子打电话时不停给儿子投食;手机进水插米里;出门6天,恨不得把家都搬过来等一系列行为深感共鸣,可是直到徐伊万不小心在风雪交加的情形下被锁到车厢外度过了一宿,还安然无恙开始就彻底崩坏了。更不用谈后面母亲出走,熊出没,热气球,红星大剧院等情节了。一个基于现代社会背景展开的故事,既然可以魔幻到这样的程度,那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有多少?所以后面我基本是全程出戏的状态,瞅瞅进度条,还有一个多小时,感到非常绝望。喜剧本身需要足够密度的戏剧冲突,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去挑动观众的神经,囧妈的设置是远远不够的,能记住的大致有:进错车厢,徐伊万被男人误会与自己的女人有一腿,这么烂俗的设置居然还用了两次,另一次是不小心看到女人脱衣服被男人一顿暴打;艳遇被劈腿的俄罗斯美女;一直嘴贫一直爽的列车员……总之乏善可陈,撑不起喜剧的节奏,也就不好笑了。关键是这些配角对情节推动也没有什么意义,基本全部沦为工具人的存在。那母子关系、夫妻矛盾的议题该怎么在欢乐的氛围下继续推进呢?导演用的是连郭敬明都不屑的天降神兵的方式(《演员请就位》中郭导的点评观点)。母亲出走,徐伊万在树林里找到母亲开始聊人生。突然遇到熊攻击,母亲舍身护子,畏难时刻,突然不知道被哪里冒出来的俄罗斯人所救。母亲赶不上去红星大剧院了,突然宋小宝开着热气球来接;错过了红星大剧院的演出时间,说加节目就加节目,乐手自发配乐,然后观众还一脸陶醉,纷纷返场。电影高于生活,不是不能天降神兵,可是这个度没把握好就彻底失控了。人物的成长如果每次都能逢凶化吉,还成长个屁啊。所以这些情节的安排只是给母子腾了点时间沟通吗?了解了母亲和父亲是如何相知相爱,到关系出现裂痕的故事,一沟通完就马上顿悟:“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母亲一出走就想通了儿子有自己的人生,管太多了,还跟儿子道歉。人物的转变会不会来得有些太突兀啊。我们都知道他们最终会和解,但以这么粗暴的方式实在有点难以接受。妻子的那条副线就更加单薄了,一通电话完事。好在离婚离成功了,不然该烂俗成什么样子。影片两段几乎完全对仗的话,直白地展现了母子矛盾,夫妻矛盾:妻子袁泉对老公说:你看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徐峥对妈妈说:你看看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可惜的是最终对议题本身的探讨也不过是隔靴搔痒。如何回应上述质问呢?到最后不过两个字概括:沟通。前半部分搞笑不足,后半部分人物被迫成长,强行温情灌鸡汤,合在一起就非常拧巴了。最近徐峥参加《十三邀》,在节目中透露出想跟娄烨合作,但是又担忧娄烨嫌他太商业的一段信息上了热搜。通过囧系列成功打入商业电影圈,又通过《我不是药神》一战封神,进入第一梯队,尽管如此,他在拍文艺片导演的面前还是露怯的。明明有像文艺片一样探讨深刻议题的追求,但无法放下之前所得的好处。无论是提档还是最终决定在流媒体播出,《囧妈》这份答卷就是最好的证明。什么都不肯放弃,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做好,结果就拧巴。徐峥少年红遍上海的各大剧场,大学时又是上海先锋戏剧圈子的红人,还得过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近些年扶植过不少新人导演,作为商人极其成功,在艺术上早年也颇有造诣。除了赚钱之外,想拍点思想性的东西并不奇怪。《囧妈》的切入点其实挺能戳中社会大众的,但想要兼顾商业和文艺,对目前的徐峥来说还是过于贪心了。他在《十三邀》的访谈中曾说到,他是一个有安全区的人,目前自己缺乏混不吝的勇气,待在舒适区里。他还是留在不危险中,但期待一次冒险。文艺和商业之间一定是存在鸿沟的。商业的成功对于一个有文艺追求的人来说有点像甜蜜的诅咒。早已被划入中年成功人士的徐峥,他的拧巴跟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同呢。面对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间的矛盾,谁都会犹疑、取舍、顾虑……而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对谁来说都是考验。拧巴或许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对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不安分,意味着改变的契机,是我欣赏的一种特质。也许这场冒险已经开始,仍然可以期盼他混不吝一回,拍部文艺片来实现自己的创作追求,达到“更好的自己”。你可能还喜欢:一旦有人了解真正的你,谁还会来爱你?| 《小丑》一个打破藩篱的李安,他就是电影不想照的镜子极致的爱就是共同承担犯罪 | 《少年的你》“你们谁都不准哭哦!”妈呀,我哭成狗了好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因为它我居然对过分美好产生了恐惧 | 《千与千寻》如果一直牵绊过去,就无法放眼未来 |《 复联4》人生呐,哪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
    欢喜Fancy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链接粘贴成功,ctrl+v 进行复制

    链接粘贴成功,ctrl+v 进行复制

    扫码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登录即视为同意《用户协议》

    二维码失效

    刷新

    注册成功,赠送你10天会员体验权

    注册失败,请检查信息后重新输入